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孙谦
释义
孙谦1920—

当代作家。原名孙怀谦。山西省文水县人。幼年家境贫寒,仅读4年小学。1937年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38年到黄河剧社演戏,当导演,编剧本。1940年到延安,一面参加减租减息、征粮征兵等实际工作,一面刻苦读书学习。1942年在《解放日报》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我们是怎样回到队伍里来的》。1944年,他与卢梦、胡正等人合作,写了大型秧歌剧本《王德锁减租》;又与胡正、张朋明等人合作,写了秧歌剧本《大家办合作》。此后,他自己创作了《闹对了》、《闹嘴舌》、《红手帕》等秧歌剧和《胜利之夜》、《村东十亩地》等短篇小说。1947年调往东北电影制片厂当编剧。1949年春完成第一个电影剧本《盐》。从1949年夏到1957年春,他先后在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独自创作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农家乐》、《光荣人家》、《陕西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夏天的故事》、《谁是凶手》、《奇异的离婚故事》,与他人合写的电影剧本有《丰收》、《未完的旅程》、《万水千山》等。

1957年夏奉调山西省文联,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通讯特写,出版短篇小说集《伤疤的故事》(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和《南山的灯》(作家出版社1964年)。其中《伤疤的故事》和《南山的灯》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亦有较大影响。1978年后,他的注意力从小说创作转回电影剧本写作上。他与马烽合写的电影剧本《新来的县委书记》,拍成电影更名为《泪痕》,1980年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他与马烽合写的另一个电影剧本《咱们的退伍兵》,拍成同名电影,于1985年获电影电视部颁发的优秀故事片奖,1986年获第九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第六届金鸡奖“特别奖”。孙谦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省电影协会主席。他是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又称“火花派”)作家群里的重要作家之一。1984年离休。

牛运清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7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