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颖达 |
释义 | 孔颖达575—648 唐初著名学者,经学家。字冲远(一作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早年知书,每日可记诵千言。尤精于《左传》、《尚书》、《易》、《毛诗》、《礼记》,兼长书法。隋大业初年,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孔颖达曾在东都与天下儒官讲座儒家经典,年龄最少而学冠群儒,竟遭到宿懦忌恨而欲暗杀他。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武德九年(626),授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多次进献忠言,进国子司业,迁太子右庶子。与魏徵等撰成《隋书》115卷,进位散骑常侍。贞观十一年(637),与朝贤修定《五礼》,进为子爵。曾从太子李承乾之命,撰《孝经义疏》(已佚),受到学者称赞。贞观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承乾不循法度,每犯颜进谏。贞观十七年,以年老致仕。贞观十八年,图形于凌烟阁。贞观 二十 二年卒,年74。孔颖达著述丰富。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180卷(《周易正义》14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40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正义》36卷),融合南北经学家见解,成为经学注疏定本,极受唐太宗称赞,付国子监施行。还与长孙无忌等合撰《大唐仪礼》100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称其有文集5卷,未见传本。《全唐文》卷146存其文7篇。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2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