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作家1
释义
作家1

现代文学期刊。月刊。1936年4月15日创刊于上海。孟十还编辑,作品社发行。同年11月15日出至第2卷第2期后终刊,共出版8期,刊物以发表创作为主,兼及评论和翻译。主要撰稿人多为左翼作家。关于刊物的宗旨,编者表示:“编辑虽然没有一定的章法,而取材却有一个大致的标准:文章不能离开人类的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并强调:“本刊愿永远地做被压迫的同胞底一个忠实的旅伴”(第1卷第6期编者《卷终赘语》)。刊物发表的作品,多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士兵、学生、水手和小职员等为对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叶紫的《山村一夜》,荒煤的《长江上》,萧红的《手》,巴金的《雨》,以及陆蠡、丽尼的散文,黎烈文的人物回忆,叶圣陶的速写等,萧军的长篇小说《第三代》在该刊连载,孟十还的长篇翻译《果戈理怎样写作的》在当时也具有一定影响。鲁迅对该刊给予了很大支持,他的《我的第一个师父》、《<出关>的“关”》、《半夏小集》等文都首先揭载于该刊,著名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发表在该刊1卷5期上,这篇文章连同吕克玉(冯雪峰)的《对于文学运动几个问题的意见》、莫文华(刘少奇)的《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等,对当时文学战线上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影响。鲁迅逝世后,该刊第2卷第2期刊出“哀悼鲁迅先生特辑”,发表了景宋(许广平)、曹靖华、郑伯奇、巴金、田军(萧军)和日本友人内山完造、鹿地亘、须藤五百三、奥田杏花等人的纪念文章,以及大量有关鲁迅的照片和书信等珍贵文献,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主要撰稿人还有:茅盾、胡风、张天翼、欧阳山、陈白尘、端木蕻良、鲁彦、周文、草明、东平、萧乾、芦焚等。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26-302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