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晦明
释义
晦明

现代散文集。柯灵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9月初版,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7集之一。全书分为4辑,连代序《供状》共收1937年12月至1941年7月之间作者所写的散文16篇。柯灵战时留居上海从事文化工作,在血腥的刺激、生活的挤压、内心的困扰中,继续交替地写作杂文和散文,自称“以杂文的形式驱遣愤怒,而以散文的形式抒发忧郁”(《供状》)。所作杂文结集为《市楼独唱》(1940年11月上海北社初版),散文大多收入《晦明》。前3辑着重抒写上海“孤岛”社会生活的见闻感受;失去祖国荫庇的“孤岛”人民内心的寂寞和期待,沦落路旁街头的流民的苦难和屈辱,晦明时代知识者经受的磨难和执着的渴望,十里洋场里权贵富贾的醉生梦死,展现“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荒淫与无耻”的世态相,表现身陷失地而不可征服的人民的真实处境和共同心声,塑造了“我昂着头,有鼎沸的思潮,沉重的心”这样丰满可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的都是激楚苍凉的兴亡之感”(《柯灵散文选·序》)。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踯躅》、《窗下》、《晦明》、《在沪西》、《雨街小景》等篇章。最后1辑是几篇怀念文章,《苏州拾梦记》写出母亲的悲苦身世和怀乡痴情,《西苓纪念》和《伟大的寂寞——悼周木斋》对战友的人格和业绩作了真切的描述。这些作品写于上海“孤岛”时期,是这一特定时空处境里的心血结晶。作者在《供状(代序)》中把它们比作“墙阴下的一茎草”,“向远处的阳光雨露,伸展了它细小的枝叶”,“它不希冀欣赏,它的存在只是对生存的争取,对自然的抗议”。从这一自谦之语中,可以体味出这部散文集所蕴含的独特的现实战斗意味。

汪文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54-53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8: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