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姚蓬子
释义
姚蓬子1905—1969

现代作家。原名梦生、方仁,笔名姚蓬子(以此行世)、小莹、姚杉尊等。浙江诸暨人。曾入北京大学学习。1924年到上海,进光华书局当编辑。此时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和魏尔伦影响,开始创作诗歌。1927年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发起自由运动大同盟,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执行委员兼总务部长。1931年任《北斗》编辑。1932年任《文学月报》主编,主编3期后便调到中共中央特科任联络。1933年12月在天津被捕,1934年5月发表《姚蓬子脱离共产党宣言》。出狱后曾任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和《大江日报》副刊主编、《扶轮日报》副主编。1938年2月,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参与《抗战文艺》的编辑工作。1942年在重庆创办作家书屋,出版了郭沫若、茅盾、老舍、张天翼、冯雪峰、鹿地亘等的作品。冯雪峰从监狱保释后住书屋楼上,得以被掩护。该书店还为《鲁迅全集》20卷本第三次印刷作了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潘汉年一案的牵连被捕审查。释放后在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诗集《银铃》,短篇小说集《剪影集》,中篇小说《浮世画》,还有《处女的心》、《妇人之梦》、《我的童年》、《饥饿的光芒》、《俄国短篇小说集》等多种翻译作品。《银铃》1929年由水沫书店出版,收入早期诗作38首,描述了他23年间心境的变迁,敞开心扉抒发了其凄凉、烦闷、惆怅的情怀。水沫书店在新书广告里介绍:“蓬子先生是研究着象征派的法国文学的人,所以他的诗也完全有着象征派的法国诗风。”他自己在《银铃》的《自序》里对诗集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我变态的情绪的表现”,是本“无聊的小册子”。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