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十朋 |
释义 | 王十朋1112—1171 宋代诗人、词人。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天资颖悟,少年读书日诵数千言。及长,有文行,聚徒梅溪,受业者数百人。入太学,文章深得主司器重。绍兴二十七年(1157),皇帝亲策士,擢为进士第一,授绍兴府签判。后召为秘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除著作郎。屡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受禅,起知严州。力陈抗敌恢复大计。历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侍御史等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鼓吹和议。王十朋上疏称恢复大业不应以一败而为群议所摇。出知饶、夔、湖、泉4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所至,人绘而祠之;去之日,老稚攀留涕泣,越境以送,思之如父母。”(《宋史》本传)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忠,所著《梅溪集》54卷,今存有明正统五年(1440)刘谦刊本。其诗浑厚质直,恳恻条畅,如其为人。如“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隐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初至泉州示七邑宰》),表达了“布上恩,恤民隐”(《宋史》本传)的政治理想。《全宋词》辑其词20首,其中19首〔点绛唇〕,分咏海棠,芍药、牡丹、梅花、菊花等花卉。 朱宏恢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9-57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