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颜 |
释义 | 沈颜 唐末五代间诗文家。字可铸。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唐僖宗中和至唐昭宗乾宁时期曾游历浙江、江西、安徽等地,作有《碎碑记》、《宣州重建小厅记》、《化洽亭记》等散文。唐昭宗天复初(901)举进士第,任校书郎。后避乱返乡,不久事吴,为淮南巡官,累迁礼义使、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五代吴国杨溥顺义年间(921—926)卒。沈颜工琴棋,为文精速,人称“下水船”。他反对当时浮靡文风,崇仰元结,元结自号“聱叟”,遂将所著百篇,名为《聱书》。其文章多以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议论治国之策,表现出对腐败统治的不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妖祥辨》、《祭祀不祈说》、《象刑解》、《时日无吉凶解》等。亦能诗,今仅存2首:四言《题县令范传真化洽亭》、五律《书怀寄友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聱书》10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其《陵阳集》5卷、《聱书》10卷、《解聱》15卷,已散佚。《全唐诗》卷715存其诗2首。《全唐文》卷868存其文11篇。 金文伟,童嘉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7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