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献之
释义
王献之344—386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子敬。会稽(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羲之的第7子。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代之冠。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王羲之悄悄从后面拔其笔,不得,因叹:“此儿后当大名”。曾书壁为方丈大字,王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起家州主簿、秘书郎,以选尚新安公主。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又出为吴兴令,官至中书令。人因称“王大令”。

王献之工书,兼精诸体,尤擅行草。师承张芝、王羲之,复又改变当时古拙书风,因有“破体”之称。其书与乃父王羲之齐名,英俊豪迈,气势流动,影响很大。诗以《玉台新咏》所收《桃叶歌》最有名。据《古今乐录》,桃叶为王献之爱妾。“王献之缘于笃爱,所以歌之”。诗取南朝乐府民歌的形式,清明流丽,婉曲多情。所以明人张溥说:“《桃叶歌》词,江南盛传”(《王大令集题辞》)。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王大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8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