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岕 |
释义 | 杜岕1618—1694 清代诗人。一名绍凯,字苍略,号些山。黄冈(今属湖北)人。明诸生。入清后,与兄杜濬一同流寓南京。性格孤介,遇见名人显贵,定挫其傲气,使之屈服。壮年丧妻,不再娶。居室陈设简陋,常饿饭,处之怡然。杜濬之后七年去世。杜岕有诗名,但成就不如杜濬。他也长于五言,作品中五古最多,其次是五律。内容多取材于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亡国之痛也时时流露笔端,如《失题》:“白犬吠晴川,青山附客船。古音虽爱瑟,今日未安弦。废臼生寒草,孤松托老天。野人无近历,向我说前年。”写法上他专力学古,语言质实,风格古朴,有些诗显得形象性不足,较枯燥。著有《些山集》。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4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