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沈约
释义
沈约441—513

南朝梁诗文作家。字休文。吴兴武康(浙江吴兴)人。父沈璞,仕宋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在皇族争夺地位中被杀。因而沈约少时即到处潜窜,后逢赦免,由此家境孤贫。沈约从小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亲怕他以劳生疾,常去减油灭灯。沈约于是昼读书,夜则诵之,遂而博通群籍,雅善属文。起家奉朝请,仕宋为蔡兴宗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后为晋安王法曹参军,入朝为尚书度支郎。齐初为征虏记室,襄阳令。文惠太子萧长懋入居东宫,以为步兵校尉,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后迁太子家令。当时东宫文学之士很多,沈约特见亲遇。当时竟陵王萧子良亦招文学才士,沈约亦参预其列,是“竟陵八友”之一。隆昌元年(494),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及齐明帝萧鸾即位,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齐末,萧衍谋齐自立,沈约因与萧衍有西邸旧游之谊,积极参与活动,并为萧衍拟定即位诏书。及萧衍代齐建梁,沈约被任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累迁右光禄大夫、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少傅等职,死后谥隐,故人称“沈隐侯”。

沈约历仕宋、齐、梁3朝,政治地位很高。他自负才高,乘时取势,颇累清谈。每进一官,辄殷勤请让,但终不能去,所以时论比为晋时山涛。他居显位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政绩平平。但他是三朝老臣,耆年硕望,所以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他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家藏图书2万卷,为当时3大藏书家(另2人是任昉、王僧孺)之首,京师第一。他学问渊博,著述甚丰,所著有《晋书》110卷、《宋书》100卷、《齐纪》20卷、《高祖纪》14卷、《迩言》10卷、《谥例》10卷、《宋文章志》30卷等等。其中《宋书》流传至今,是“二十四史”中的一种。

沈约在文坛上深孚重望,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他的最杰出的贡献就是率先把四声之说运用于诗歌创作,与谢脁、王融等人创立了“永明体”,初步提出诗歌的声律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影响到齐、梁、陈乃至隋的诗歌创作,使诗歌发展走上格律化轨道,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开辟了通途,而且还影响波及到当时骈体文的创作,驱使作者更加注意文章的音律之美,使骈文的形式更趋美化。他本人的诗文创作也斐然可观。据《梁书·沈约传》说,当时谢朓善于诗,任昉工于文,沈约是兼而有之,但也不能超过他们。齐、梁两朝的许多重要诏诰都出自他的手笔。他高才博洽,为文辞章典雅,事理俱备,得意处便洋洋洒洒,颇具情致。《文选》所收《宋书·谢灵运传论》、《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和《梁书·沈约传》所载《郊居赋》等,是其代表作。诗以写景状物见长。《早发定山》、《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石塘濑听猿》诸诗,清新明丽,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都是颇堪讽诵的上乘之作。另外,离别、怀旧的诗作也颇具特色,《别范安成》、《伤谢朓》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钟嵘《诗品》把他列在中品,说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五言最优”;并说当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沈)约称独步”,其诗作的工丽是“一时之选”。

据《梁书·沈约传》,沈约创作的诗文数量极多,有文集100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沈隐侯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遗文8卷,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2卷。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59-316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