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丁鹤年
释义
丁鹤年1335—1424

元明间诗人。西域回回,

曾祖阿老丁是元初巨商,由于祖上几代名字均有“丁”字,遂以丁为姓,以字行,名不详。又字永庚。父亲职马禄丁曾任武昌县达鲁花赤,就定居于武昌。12岁时父亲去世,元至正十二年(1352)避兵徙镇江,又徙四明 。元朝地方政府曾一再举荐他出任教职,他都未赴任。在四明时或旅食渔乡、教学童度日;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他读书很多,过目成诵,学问广博,尤于诗,元末方国珍割据浙东,深忌色目人,丁鹤年为全身避祸,到处躲藏,有诗句说:“行迹不异枭东徙,心事唯随雁北飞”,人们非常同情他。明初,他回到武昌,千方百计找到母亲遗骨并修坟敛葬。他在父亲坟墓附近修建了房舍,守墓以终。晚年曾受到明代藩王楚王的礼重。卒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享年90岁。

在元末明初隐逸诗人中,丁鹤年颇有影响,他有诗

集《丁鹤年集》4集(别本名《丁孝子集》3卷),《元诗选》初集选入他的诗109首。挚友戴良评论他的创作生涯,说:“凡幽忧愤闷、悲哀痛苦之情,一于诗焉发之。”“但一篇之作, 一语之出,皆所以寓夫忧国爱君之心,愍乱思治之意,读之使人感愤激烈,不知涕泗之横流也。”(《鹤年先生诗集序》)以此也可以看出丁鹤年对元明易代的感受。他的古诗清丽俊逸,但他特别措意于五、七言近体。其七律《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是历来受到好评的佳作“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无锥可卓香岩地,有柱难擎杞国天。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明代诗评家瞿佑曾赞此诗:“感时书事,而炼句精致如此”(《归田诗话》卷下)。他还曾评点过明人管时敏的《蚓窍集》,在明初文坛较有影响。 丁鹤年的兄长吉雅谟丁、爱理沙,表兄吴惟善都有诗名,他们的诗附见于《丁鹤年集》。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