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五更调
释义
五更调

民间小调名。又称“五更曲”、“叹五更”、“五更鼓”。歌词共五叠,自一更至五更递转咏歌,故又名“五更转”。它可能与敦煌曲调《五更转》(见该条)有一定渊源关系。此调起源较早,南北朝乐府中被列为相和歌辞清调曲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流传,形式很多,所反映的生活面十分广阔。如描述军旅生活的《从军五更转》,宣讲佛教的《太子入山修道赞》,反映男女相恋或妇女悲苦命运的,表现长工终年劳苦的,描写各地风光的等等。曲调形式适应性极强,近、现代还有填入新词宣传革命的,如《爱国歌》(1904年)、《纪念列宁》(20年代苏区)。北方流行的五更调形式比江南要复杂,除第一部分由一更唱至五更相似外,还有第二部分,以问答方式从五更倒至一更,再从一更至五更来演唱,旋律也常在四、五度关系的宫调上进行,又叫“倒五更”。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2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