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肌理派 |
释义 | 肌理派 清代诗歌流派。清中叶诗论家和诗人翁方纲创立。翁方纲论诗主“肌理”说,要求诗人“正本探源”,博学通经,以此作为根底,同时借助各种“诗法”、缜密细致的理路,在诗作中充实地表现符合儒家正统的思想与性情,以昌明世教,推尊学问。他自己在这方面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的所谓“肌理”诗。这种诗论、诗风对其他诗人影响不大,但它依靠自己独特的理论主张,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它在清代诗坛上与稍前王士禛所创的“神韵”派、沈德潜所创的“格调”派,以及袁枚所创的“性灵”派并立而四,为清代多品种诗歌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它对补救“神韵”派、“格调”派的过失,启发清代诗人创作努力走自己的道路,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它比之以抒写性灵、自由独创为宗旨的“性灵”派,又显得保守些。它扭曲了诗歌言志抒情以及形象思维的固有特点,是清代乾嘉时期特有的封建思想文化统治特别是考据学风盛行的直接产物。 朱则杰,徐业业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5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