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于武陵
释义
于武陵

唐末诗人。本名于邺,以字行。生卒年及里贯不详,活动于唐武宗、唐宣宗时期。其《书情》诗写道:“不知书与剑,十载两无成。”《秋夜达萧关》诗写道:“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下第不胜其忿题路左佛庙》诗写道:“自谓能生千里足,黄昏依旧委蓬蒿。”可知他曾长期为前程奔波,并备受挫折。大中年间进士及第,仕履不详。韦庄《又玄集》卷中选录其诗3首。张为《诗人主客图》将他归为“清奇雅正”派“及门”诗人,录其诗句:“白日不西落,红尘应亦深”;“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四海少平路,千川无定波”,均对世道人心有深刻体味。《新唐书·艺文志》分别著录有《于武陵诗》1卷,《于邺诗》1卷。《唐诗纪事》卷58、卷63分别为于武陵、于邺立条目,《全唐诗》也将于武陵、于邺分为2人,在卷595及卷725分录2人诗各1卷,重出篇目很多。江标《唐人五十家小集》则只录于武陵诗61首,大体是《全唐诗》中于武陵、于邺诗的总和。

薛天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