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梨花雪 |
释义 | 梨花雪 近代传奇剧本。又名《白霓裳》。14折。徐鄂著。见光绪十二年(1886)十二月大同书局刊《诵荻斋曲》绘图石印本,每折1图。卷首有光绪十三年(1887)仲春杨颐《序》、秦本桢《序》、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作者《自序》及太仆山人、杨彦深、朱尔楷、史钟骏、孙宗翰、秋元朗、张渊题词;并附《烈女黄婉梨诗》及有关序跋、李次青《天岳山馆文钞》第19卷《书江南黄烈女事》等有关黄婉梨的资料和剧作者徐鄂对这些资料来源所作说明。卷末附光绪十三年二月作者从侄孙鼎襄《跋》。(某些序跋或为正文刻成后所加,故所署时间较出版时间为晚。)正文由秦本桢评校。 该剧为徐鄂《诵荻斋曲》4种之第1种。始撰于光绪十二年九月,完成于同年十一月。取材于黄婉梨诗序及前列有关资料。主要剧情叙同治三年(1864),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京城南京,其部下闯入17岁少女黄婉梨家中,杀其二兄于庭,并杀其母、弟及长嫂,强行将黄婉梨掠上小船,偷出水西门,雇大船沿长江溯流而上。至湘潭后舍舟登陆,宿于关王桥旅店中。黄婉梨以店中鼠药下于酒中,致使二贼毙命。黄婉梨亦自缢而死,并留诗及序,自述其被掠情状。黄婉梨诗序称二强徒系“收复金陵”的官军之乱兵;强徒抢掠婉梨至湘潭,亦说明他们是“湘勇”。而该剧却改作二人原系太平军“漏网毛贼”,本来即对黄婉梨心怀不善,城破后投降了官兵,乘乱逞凶。使原来史实的深刻社会意义受到极大损害。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1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