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煜 |
释义 | 李煜 (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中主李璟之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进郑王。显德六年,改封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建隆二年初,立为太子,留金陵监国。其年六月中主卒后,即南唐国主之位。在位十五年,对宋称臣,岁进贡奉,国库因此而渐虚。政治上庸弱无能,多留心于诗词声色,又崇奉佛教,浮华奢侈,国势日见衰弱。至开宝八年,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被迫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九年,宋封其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幽囚于汴京。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月,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年四十二。世称其为李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工书画,知音律,能诗文,所作词尤负盛名。其前期词多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爱情,工于写景抒情。后期词风一变,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表现幽囚生活中愁苦之情。其词境界开阔,风格疏朗,语言凝炼,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对转变晚唐以来的秾艳词风,扩大词之表现领域,皆有所贡献。其诗文亦为时所称,只是大多已散逸不存。其书学柳公权,一说出于裴休,后人称其有金错刀﹑聚针钉﹑撮襟诸体。画则工于翎毛墨竹。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亦富极一时。著有文集三○卷及《杂说》百篇。至南宋时,仅存文集一○卷,但后亦散逸不传。其词与其父李璟词,合编为《南唐二主词》一卷,明清间版本较多,各本所收词数亦有所不同,且有多少不等之伪作羼入。经近人考证,可信为其所作之词仅三二阕。有清人刘继增﹑今人王仲闻﹑唐圭璋﹑詹安泰等人之笺注本。其中詹安泰著《李璟李煜词》,校注颇详,也较为常见。《全唐诗》收其诗一八首又三○余句,《全唐诗补编·续拾》另补一首又一○句。《全唐文》收文七篇,《唐文拾遗》又补四篇。《旧五代史》卷一三四﹑《新五代史》卷六二﹑《宋史》卷四七八﹑《马氏南唐书》卷五﹑《陆氏南唐书》卷三有传。《十国春秋》卷一七有本纪。《徐公文集》卷二九收其墓志。近人编有年谱多种,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收入《唐宋词人年谱》)考订精审,较为常见。(陈尚君)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