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浩 |
释义 | 李浩 (1116——1176)字德远,一字直夫,号正信(《五灯会元》卷二○),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绍兴十二年进士,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推官﹑金州教授。二十七年,监行在杂买场门。明年,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改敕令所删定官。改秩除太常寺主簿,兼光禄寺丞。转对,论事多有开陈,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召为太常丞,兼权吏部郎官。明年,除吏部员外郎,兼恭王府直讲。乾道二年,知台州。明年,召除大理卿,兼同详定一司敕令。以言事忤时相,出知静江府,主管广南西路安抚司公事。治广二年,复召权吏部侍郎。九年,提举太平兴国宫。淳熙初,知夔州,兼夔州路安抚使。三年卒,年六十一。诗文俱工,朱熹称赏其应试所作《本强则精神折冲赋》一联:“虎在山而藜藿不采,威令风行;金铸鼎而魑魅不逢,奸邪影灭。”(《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洪迈亦谓其《东西船行》一诗拟杜甫《缚鸡行》,语意工致,得夺胎之法(《容斋三笔》卷五)。著有文集二卷,又有奏议﹑王府讲议,今已佚。《全宋诗》卷二○六一录其诗五首。《全宋文》卷四六七七收有其文。事迹见张栻《吏部侍郎李公墓铭》(《南轩集》卷三七)﹑《宋史》卷三八八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