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戡 |
释义 | 李戡 (783——837)一名天授,一名飞,字定臣,李唐宗室,其家久居常州,少孤好学。元和七年举进士,耻为吏唱名而入场屋,未试而返江东,隐阳羡。民有争论不决,不之官而诣戡以辨。大和九年在洛阳,与杜牧过往。开成元年为平卢节度巡官,二年府罢归洛阳,以疾卒,年五十五。戡论诗强调风教,恶元稹﹑白居易之艳诗。杜牧称其“所著文数百篇,外于仁义,一不关笔。尝曰:‘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风薄厚,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欲使后代知有发愤者。’因集国朝以来类于古诗,得若干首,编为三卷,目为《唐诗》,为序以导其志。”(《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所编集《唐诗》三卷,已佚。生平见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新唐书》卷七八本传。(贾晋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