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彪 |
释义 | 李彪 (444—501)北朝魏史学家﹑作家。字道固。顿丘卫国(今河南清丰)人。家世寒微,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孝文帝初,为中书教学博士,后假员外散骑常侍使南齐,归,迁秘书丞,参著作事。与秘书令高祐奏修国史,改《国书》编年之体为纪传体,又上表论政七事,孝文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太和十四年(490),复使南齐。后为御史中尉,领著作郎。既为孝文帝所宠,遂多所纠劾,远近畏之。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南伐,以彪兼度支尚书,与李冲﹑任城王元云留守平城,与冲等议不同。冲积其前后愆失,乃于尚书省禁止李彪,并上表论彪罪。帝在悬瓠,览表愕然。遂除名,归本乡。宣武帝初,彪又与王肃﹑邢峦相往来,求复职,肃许之,乃上表论史职,求撰国史。后许在秘书省以白衣修史。宣武帝亲政,崔光上表求许彪任史职,宣武帝不许。诏以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非其好也,固请不行,有司切遣之,会遘疾,卒于洛阳。 《魏书》本传称彪“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其所著诗颂赋诔章奏杂笔百余篇,别有集”。今皆佚。唯《魏书》所载表章存,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