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惟善 |
释义 | 钱惟善 (生卒年不详)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他长于毛氏诗学,强记而多才。至正元年(1341)乡试,试题为《罗刹江赋》,三千考生惟有他引枚乘《七发》,证罗刹江即钱塘之曲江,大为试官称赏,置于前列,由是知名,归而建曲江草堂,晚年自号曲江老人。惟善官至儒学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隐吴江之筒川,又移居华亭。入明后,与王逢﹑陆居仁等以遗民自居,与杨维桢唱和,明洪武十二年(1379)犹在世,死后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明叶廷秀《诗谈》说:“钱惟善钟湖山之秀而发于诗,故多秀句。”陈旅序其集称其诗“妥适清蒨,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风焉。”其诗未尝不议论,却不同于宋人议论,如《述怀寄光远并简城南诸友二首》,有议论而归于形象之中。晚期诗常用哀伤之情,即使面对杭州这种风景胜地,也是“凄凉犹自觉繁华”(《雨后登吴山过城隍庙眺望》),这当与他作为遗民的心境有一定关系,瞿佑曾摘他与杨维桢唱和之句,如“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说“盖感时事也”。瞿佑又称赏他的十首《西湖竹枝词》,认为“皆佳作”,曾“爱而尽和之”,《西湖游览志馀》说瞿的和诗“大为思复奖许”。著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前有陈旅序。生平事迹见《(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正德)华亭县志》卷一五﹑《南畿志》卷一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七五﹑《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元诗选·初集》小传﹑《元史类编》卷三六﹑《明史》卷二八五﹑《新元史》卷二三八。(史铁良)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