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岘 |
释义 | 李岘 (712——766)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系出陇西成纪。曾祖吴王恪,太宗爱子;父信安王祎。开元二十年,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转鸿胪丞,又转为高陵令﹑万年令﹑河南少尹,五转为魏州刺史。入为金吾将军,迁将作监,改京兆尹。天宝十三载,为杨国忠所排,出为零陵太守,寻徙长沙。十五载,为江陵大都督永王璘长史﹑御史中丞﹑荆州等五道副元帅。至德元载,召拜凤翔太守兼御史大夫,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两京收复后,兼京兆尹。乾元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直言毛若虚希旨用刑,触怒肃宗,贬蜀州刺史。宝应元年,代宗立,自蜀州刺史迁江陵尹﹑荆南节度使﹑知江淮选补使。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广德二年,为宦官所挤,罢知政事,为太子詹事。不久,迁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江南西道勾当铸钱使。九月,迁吏部尚书,知江南东西﹑福建道选事,兼劝农宣慰使,置铨洪州。永泰元年,改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二年八月,卒于任所,年五十五(两《唐书》本传,均言卒年五十八。今从李华《李岘传》)。今存诗一首,载《全唐诗》卷二一五;存文一篇,载《全唐文》卷三七二。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一二﹑《新唐书》卷一三一本传,李华《故相国兵部尚书梁国公李岘传》。(吴企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