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处权 |
释义 | 李处权 (?——1155)字巽伯,自号崧庵惰夫,祖籍徐州丰县(今属江苏),迁居洛阳(今属河南),李淑曾孙。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同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绍兴二十五年卒,年七十馀。处权少年学诗,后虽羁旅鞍马间,仍然不辍吟咏,平生精力,尽于诗文之中。《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标新领异,别出以清隽之思,于诗道颇为深造”,诗歌老而弥工,“五言清脱浏亮,略似张耒;七言爽健伉浪,可拟陈与义”(卷一五七)。其《送二十兄还镇江》诗,纪昀以为“纯是自道胸怀,题中忽开新境,语亦清遒”(《瀛奎律髓汇评》卷四○)。其馀古体诗《溪晴独钓》﹑《钓台》﹑《次韵陈叔易太湖二十韵》,近体诗如《西亭》﹑《澹轩》﹑《梅二首》﹑《观潮二首》诸篇,均能代表其诗特色。著有《崧庵集》,包括古赋五﹑古诗三百﹑律诗一千二百﹑杂文二百﹑词一百(《崧庵集自序》),殁后稿本散佚,其弟李处全裒辑得四百馀篇,于淳熙六年刊刻行世。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六卷。《全宋诗》卷一八二九至一八三四录其诗六卷。《全宋文》卷三八○一收有其文。事迹见李处权《崧庵集自序》﹑李处全《崧庵集序》(《崧庵集》卷首),《宋诗纪事》卷四一。(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