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叔同
释义
李叔同

(1880—1942)初名康侯,又名息,后改名岸;又名文涛﹑广侯,字叔同,号息霜。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别署甚多。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父筱楼为名进士。七岁读《文选》,琅琅成诵。光绪二十四年(1898),奉母赴沪,居城南草堂,攻读诗﹑词﹑金石﹑书画,并结交新学界人士。二十六年,与任伯年﹑高邕之等组织上海书画公会。二十七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经济科。三十一年,以官费赴日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油画,又入音乐学校兼学钢琴。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暑假回上海,参加过上海学校演出新剧的活动。年底,在东京与曾孝谷发起组织综合艺术团体春柳社,三十三年春,在东京骏河台中国青年会组织赈灾义演,编演新剧。宣统二年(1910)归国,加入南社,与柳亚子等结交。1912年主编《太平洋报》文艺副刊,并任《文美杂志》编辑。同年秋至杭州,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前后共七年,培养了一批美术﹑音乐人才,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皆出其门下。1916年诣杭州虎跑,断食习静,皈依佛门。1918年披剃出家,受戒于灵隐寺。此后悉心研究佛经禅理。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泉州。

李叔同多才多艺,工诗词﹑书画﹑音乐﹑篆刻,并以早期话剧倡导者之一而闻名于世。所著歌曲《春游》﹑《早秋》﹑《送别》等,广为传唱。在东京春柳社与曾孝谷合作编演话剧,参与创作﹑编译了我国最早的一批话剧剧本《茶花女》(片断)﹑《黑奴吁天录》及一些独幕剧,在《茶花女》等剧中扮演女主角,受到好评。诗文作品有《秋草集》﹑《李庐诗录》﹑《前尘影事集》﹑《晚晴集》﹑《寒笳集》﹑《断食十日记》﹑《弘一集》﹑《弘一大师文钞》﹑《人生之最后》等。丰子恺于1958年编辑了《李叔同歌曲集》,收歌曲三十二种,由音乐出版社出版。生平事迹见浙江省社科研究所编纂《浙江人物简志·李叔同》﹑容天圻《弘一法师李叔同》﹑麻国钧《李叔同传略》(载《戏剧》1987年第一期)﹑小谷《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者李叔同》(载《戏剧报》1986年第四期)﹑欧阳予倩《回忆春柳》(载《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辑)等。(梁淑安)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