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刚己 |
释义 | 李刚己 (1872—1914)字如其名。河北南宫人。生负异禀,髫龄秀发。年十三,以童子应县试,会桐城吴汝纶县试,得其卷大奇之,拔置第一,补弟子员。召至署,使从范当世学诗文。范南归,入信都书院,从贺涛学。及吴汝纶弃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又从吴学。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中试第四名。次年,成进士。二十四年廷试,以知县分发山西,补大同知府。二十六年,丁父忧。同年冬,佐湖北学政蒋公幕。二十九年,服阕,仍赴山西补大同知县。历署代县﹑灵邱﹑繁峙﹑五台﹑静乐知县。刘登瀛云:“为政不阿上官,不干俗誉”(《李刚己传》)。宣统三年(1911),辛亥兵兴,起而响应,复至大同,兼署知府。后清史馆赵尔巽以协修聘其任事,辞不就。1914年,受聘于保定高等师范国文部,专授国文。一生笃嗜文学,“虽在官,治事稍暇,即手一编,披读不置”(同上)。工诗文,被推为张(裕钊)﹑吴(汝纶)门下第一。诗学李贺而至韩愈,文由王安石以学韩愈。姚永概评云:“君文闳壮有法度。”又曰:“昔欧阳永叔集苏子美之文而序之曰:‘斯文金玉也。”君文虽不多,固金玉也。”(《李刚己墓志铭》)著有《李刚己遗集》五卷﹑《附录》一卷。生平事迹见赵衡《李刚己墓志铭》﹑刘登瀛《李刚己传》﹑姚永概《李刚己墓志铭》﹑李葆光《先府君行述》(以上各文均刊《李刚己遗集》内)。(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