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兆先 |
释义 | 李兆先 (1475-1501)字徵伯。祖籍茶陵(今属湖南),金吾左卫籍,京师顺天府(今北京)人。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六月二十一。十余岁即能为歌诗﹑古文,入学为诸生,省试不举,其父为大学士李东阳,因以荫为国子生,再试以误写题字又不举,旋病,弘治十四年(1501)闰七月二十五病夭,年二十七。现存正德间刊本《李徵伯存稿》十三卷,诗六卷,收诗二百七十余首﹑词五首﹑联句三十余首,文六卷,收赋二篇﹑各体文四十余篇;又《东行稿》一卷,乃其自京师赴山东之作,收赋二篇﹑诗四十余首;附录收墓志及悼诗等;末有其岳父潘恩跋。此即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李徵伯存稿》十一卷又《东行稿》一卷,仅所记卷数小有差误。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三录其诗五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八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四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李徵伯存稿》十三卷,“提要”谓其“才隽而不修行检,誉之者有所粉饰,毁之者亦有所附会耳。” 清王崇简《畿辅明诗》录其诗五首。 清廖元度《楚风补》卷一八﹑清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十四录诗七首。生平见李东阳《儿子兆先墓志铭》﹑潘辰《仲女李冢妇合葬墓志铭》(《李征伯存稿》附录)及《(雍正)湖广通志》卷五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