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元度 |
释义 | 李元度 (1821—1887)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湖南平江人。四岁,父殁,依母抚鞠教诲。年十八,为诸生。道光十九(1839)﹑二十年间,就读湖南岳麓书院。二十三年,中举。次年,试礼部,报罢,遂游奉天(沈阳)学政幕。适大挑,选授黔阳教谕。道光末至咸丰初,游京师,结交曾国藩﹑邵懿辰﹑孙鼎臣﹑孙衣言﹑吴敏树﹑杨彝珍等桐城派文人,以诗文相酬唱。咸丰二年(1852)后,曾国藩在籍办团练,曾上书为之规划。四年,“以功保知县,加内阁中书衔。自此,随曾国藩﹑胡林翼等,于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地,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授浙江盐运使,兼署布政使,又擢按察使,“以道梗,均未抵任”(《清史列传》本传)。未几,被劾免,遂家居,整理读书札记,成《国朝先正事略》。五年,贵州巡抚张亮基疏调入黔。七年,授云南按察使,以终养开缺回籍。光绪八年(1882)﹑丁母忧。十一年,授贵州按察使,疏筹饷﹑筹防之策。次年,署贵州布政使。十三年二月,筹立蚕桑局,拟办清溪铁矿。同年秋,卒。李元度笃好方苞﹑姚鼐文,与曾国藩﹑刘蓉等,以文字相切摩。其文“隽快平近,不以僻字涩句自矜”,“才识宏裕,语皆心得,多发前人所未发”(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本传)。著有《天岳山馆文钞》四○卷﹑《国朝先正事略》六○卷及未刊稿《天岳山馆诗钞》一二卷﹑《四六文》二卷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三二﹑《清史列传》卷七六﹑王先谦《诰授光禄大夫贵州布政使李公神道碑》(《续碑传集》卷三九)等。(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