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之蕃 |
释义 | 朱之蕃 (1558-1624)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嵎﹑定觉主人。原籍山东茌平,占籍南京锦衣卫,遂为应天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月初一。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明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三十三年十二月以诞皇孙,诏令之蕃与礼科给事中梁有年为正﹑副使,敕谕朝鲜国王李昖。三十四年三月二十四,之蕃率使团渡鸭绿江,至五月返程。其在朝鲜与彼国大臣才士赋诗赠答,有倡必和,又行为清简自律,不索贿不受赠,深得敬重。归后以右春坊右谕德掌院事,又以右春坊右庶子掌坊印,升少詹事,进礼部右侍郎,改吏部右侍郎。以服母丧归,遂不复出,天启四年(1624)十月初七卒,年六十七,赠吏部尚书。工书画,尤喜吟咏。曾辑刊《唐四家诗集》﹑《中唐十二家诗集》﹑《晚唐十二家诗集》﹑《词坛合璧》等。又据俞宪《盛明百家诗》,辑《盛明百家诗选》三十四卷刊于世。另曾编刊《诗法标要》三卷,以王槚《诗法指南》﹑吴默《翰林诗法》为基础,增删编次,另立名目,以为习诗者所用。其万历三十四年持节使朝鲜,朝鲜政府刊刻之《(丙午)皇华集》收之蕃﹑有年二人沿途作诗及朝鲜文臣柳根等应答次韵之作达六百余首,内之蕃作二百六十一首。之蕃归后又自编《奉使朝鲜稿》二册,前册所录略同于《(丙午)皇华集》所收之蕃诗文,惟增其渡过鸭绿江回程所作,第二册收朝鲜官员柳根等人诗作,名《东方和音》,现存万历刊本。之蕃平日所作诗生前多曾单刻行世,现存万历刊《纪胜诗》不分卷﹑《雨山编》不分卷,天启三年刊《金陵图咏》一卷《雅游编》一卷。流行最广者为万历刊《兰嵎太史咏物诗》一卷,后有多种刊本传世,又曾被收入《谢宗可瞿佑朱之蕃咏物诗》。日本抄本《兰嵎咏物诗》一卷补遗一卷,日本弘化元年(1844)和刊本《朱之蕃咏物诗》一卷,较万历刊本又有增益。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二首,“小传”谓其“诗篇冗长,颇不为艺林所许”。观其现存诗多为山水纪游﹑咏物之短章,未知其长篇及诸体文遗于何处?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八录其诗一首,“诗话”云:“元介文翰兼工,张旃东国,与馆伴周旋,有倡必和,微嫌诗材软熟,语不惊人。”清朱绪曾《金陵诗征》卷二四录其诗五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八录其诗一首。生平见顾起元《兰嵎朱公墓志铭》(《雪堂随笔》卷三)﹑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