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孝谷 |
释义 | 曾孝谷 (1873—1937)字延年,号存吴。四川成都人。居北京多年。能诗文,擅书画。喜观剧,能唱二黄。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在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西洋油画,与李叔同为同班同学。课余从日本新派名优藤泽浅二郎学习日本新派戏。是年冬,与李叔同发起成立综合艺术团体春柳社,编演新戏,博得好评。1912年归国,途经上海,曾一度参加任天知主持的进化团,在新新舞台演出。据欧阳予倩云:“(曾孝谷)回国后很想组织剧团,没有成功。在上海新新舞台和任天知混过几天,当然不会合适。那时候所谓文明戏,完全不用剧本,他如何跟得上?他一气就回四川去了。回到四川以后,仍然不能忘情,办了一个旬刊,并常和我通信。可是没有机会再干舞台生活了。”(《自我演戏以来》) 曾孝谷为我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能编善演。春柳社首次在东京演出《茶花女》时,“一般的评论,都以为演得最好的是曾孝谷”(欧阳予倩《回忆春柳》)。春柳社在东京时期所演新剧,大多由其编撰。欧阳予倩认为,其所撰《黑奴吁天录》(据林纾﹑魏易翻译的同名美国小说改编)“虽然是根据小说改编,我认为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因为在这以前,我国还没有过自己写的这样整整齐齐几幕的话剧”(同上)。论者评曰:“作为中国新型话剧的第一个创作剧本,《黑奴吁天录》不仅显示了思想内容上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而且在艺术形式上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端。《黑奴吁天录》有完整的文学剧本,以对话与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而且完全采用了现代话剧的分幕写法”(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所撰剧本还有《茶花女》(与李叔同合作编译)及《画家与其妹》﹑《鸣不平》等几个独幕剧。生平事迹见欧阳予倩《回忆春柳》及《谈文明戏》(均载《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陈丁沙《春柳社史记》(载《中国话剧史料集》第一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等。(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