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释智旭 |
释义 | 释智旭 (1598-1654)字素华,晚称蕅益老人,又名际明,字振之,号八不道人。南直苏州府吴县(江苏苏州)人,俗姓钟。少学儒,誓灭释老,著《辟佛论》,后读莲池(释袾宏)《自知录序》﹑《竹窗随笔》,决意信佛,天启二年(1622)就憨山(释德清)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曾住九华山,晚年移居浙江孝丰(今安吉)灵峰寺。清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二十一圆寂,年五十七。其广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融合及佛﹑道﹑儒三教一致。被称明代天台宗最后一大家,又与莲池﹑憨山﹑紫柏(释真可)并称晚明四大高僧。著有《楞严玄义》二卷﹑《楞严经文句》十卷﹑《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等,多有刊本。又有清初刊本及释通瑞刊本《周易禅解》十卷﹑清康熙三年(1664)夏之鼎刻四十八年朱岸登补修本《阅藏知津》四十四卷等。所著诗文集有《净信堂初集》八卷,现存崇祯间刊本,首崇祯壬午(1642)智旭自序,内卷一﹑卷二收愿文﹑香文﹑忤疏﹑起呪文,卷三法语,卷四答问﹑记述,卷五序跋﹑记﹑缘起,卷六书简,卷七收杂文﹑佛赞﹑佛谒,卷八收诗谒及诸体诗。又有崇祯间释普滋等刊本《绝余编》四卷,所收亦为愿文﹑法语﹑序记﹑题跋等,内有诗偈一百五十首。后其弟子释成实辑其遗文,编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传世。生平见《灵峰蕅益大师宗论》所收年谱﹑清彭希涑《净土圣贤录》卷六﹑喻谦《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九。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