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曹操
释义
曹操

(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政治家﹑诗人。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嵩,本姓夏侯,中常侍曹腾养子,官至太尉。操少时游荡任侠,有权谋。为重臣桥玄所赏,许劭号知人,称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灵帝熹平三年(174),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执法严酷,不避豪强。六年,为顿丘令。旋免官。光和间,以能明古学徵拜议郎。光和末(184),黄巾起事,为骑都尉,讨颍川黄巾。迁济南相,在任惩治贪污,禁断淫祀。久之,徵为东郡太守,时贵戚横恣,乃称疾不就,告归乡里,筑室城外,读书弋猎。中平中,又起为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灵帝卒,董卓入洛阳,立献帝。操变易姓名,潜离洛阳,至陈留,散家财募兵。次年,与袁绍﹑袁术等起兵讨卓。有《薤露》﹑《蒿里》诗。三年,领兗州牧,收编青州黄巾降卒。连年混战,所部随之壮大。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还洛阳,旋迁都于许。操为司空﹑武平侯,下令屯田,所在积谷。平吕布﹑张绣,击刘备,建安五年大破袁绍于官渡,至九年破邺,十年平定河北。其后又平高干﹑乌桓,作《苦寒行》﹑《步出夏门行》。十三年,为丞相,南征刘表,平荆州,旋与孙权﹑刘备战于赤壁,败归谯,天下遂定三分鼎足之势。十五年,返邺,有《让县自命本志令》,《短歌行》亦作于此年前后。自建安以来,著名文士先后归入曹操幕中,至此邺下文人数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建安十六年,以子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植等为侯,各置学士文人为官属。十八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爵魏王。孙权上书称臣,劝操代汉自立,臣僚亦多劝进,操以周文王自居。数年间屡次西征﹑南征。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卒于洛阳。年六十六。曹丕代汉,追谥武帝。遗令葬于邺城西冈上,墓中无藏金玉珍宝;婢妾伎人仍居铜雀台;馀香分与诸夫人,诸舍中学作组履售卖。

操雄才大略,文武兼资。征战三十馀年,虽在军旅,手不释卷,登高必赋。又善书法﹑围棋,好音乐。今所存诗篇全系乐府,古质苍凉,纵横豪迈,清陈𧙓明﹑沈德潜等以为尚属汉音,而曹植以下则为魏响。钟嵘《诗品》抑之入下品,仅言“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偏执显然,颇为后人诟病。唐﹑宋以下,评论多见公允。元稹《杜工部墓系铭》云:“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怨存离之作,尤极于古。”敖陶孙《诗评》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度沉雄。”刘熙载《艺概·诗概》云:“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知人论世,皆非过誉。

操著述甚富,据姚振宗《三国艺文志》所考即达十九种。《隋书·经籍志》录其集三十卷,又有逸集一○卷,宋以后散逸。明张溥辑其遗文为《魏武帝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近人黄节有《魏武帝诗注》,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曹操集》复搜集遗佚,并增入《孙子注》,较为详备。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