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还 |
释义 | 方还 (生卒年不详)字蓂朔,号灵洲,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移居姑苏。贡生。方殿元长子。与弟方朝,所学一本庭训,宗尚甚高,“一切西江﹑剑南﹑石湖﹑四灵,诗人所奉为鸿宝者,从未游目”(淩扬藻《国朝岭海诗钞》)。居吴,倡诗教,喜宾客,四方诗人来吴者,每登其广歌堂,赋诗饮,称一时之盛。时论谓其诗以雄杰疏快胜,方朝以深远古淡胜,“吴中二方”﹑“广南二方”,名动艺苑。又与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及其乃父称“岭南七子”。与沈德潜交厚,年齿稍长,沈兄事之。康熙五十六年,尝举诗会,为《旧边诗》九首。时方亭午,点笔而成,辞气腾上,同人叹服。沈德潜称其“抱负足以有为,非争长于声华物采间者”(同上)。著有《灵洲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传一》﹑《清史列传》卷七一《文苑传二》﹑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等。(陈汉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