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维仪 |
释义 | 方维仪 (1585-1668)字仲贤。南直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人。大理卿方大镇次女,十七岁适同邑姚孙棨,不二载,姚夭,遂大归,守志于清芬阁,与弟方孔炤之妇吴令仪以文史代织衽,教其侄方以智。后令仪生次子方其义三载卒,孔炤宦于他乡,维仪又抚其义,俨如人师。卒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八十四。曾画观音大士像,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所记。尤以诗名,所作多身世之感。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清芬阁集》七卷,王士禛《香祖笔记》记其另有《尼说七惑》一卷﹑《宫闺诗评》一卷,皆未见传。沈宜修辑《伊人思》录其诗十三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录其诗二首,“小传”记其曾删刊《古今宫闺诗史》。清潘江《龙眠风雅》卷一六录其诗八十首。朱彝尊《明诗综》录其诗六首,“诗话”云:“龙眠闺阁多才,方﹑吴二门称盛。夫人才尤杰出,其诗一洗铅华,归于质直。”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三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二首。清季娴编《闺秀集》录其诗二十五首。清徐璈《桐旧集》卷四一录其诗二十二首。清方于谷《桐城方氏诗辑》录其诗二十六首。生平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七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