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继畬 |
释义 | 徐继畬 (1795—1873)字健男,一字牧田,号松龛。山西五台人。徐润第长子。十岁,随父寓京师,从其父及高鹗﹑王月潭学《史记》﹑《汉书》与唐宋古文。嘉庆十七年(1812),应县﹑州试,补诸生,食饩。次年,应乡试,中式第四名。二十一年,主讲五台崇实书院。道光六年(1826),赴京会试,榜列二甲第八十名。朝考入馆选,获第一名朝元。七年,父卒,回籍奔丧。十年,服阕入都,授翰林院编修。十三年,补陕西道监察御史,一月章数上。时宣宗“切责内外诸臣空言无实,每得公疏,必称善再四”(杨笃《太仆寺卿前福建巡抚徐公家传》)。十六年,升任广西浔州府知府。次年,调福建延津邵道。二十年后,历任福建汀漳龙道﹑广东盐运使﹑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广西巡抚﹑福建巡抚等职,主张禁绝鸦片,抵御外敌,保护国家资源。并采寻西人杂记,访问西土人士,参阅《海国图志》,著《瀛环志略》。后被诬告,革职回京,降补太仆寺卿。咸丰二年(1852),落职归里。六年,被聘为平遥韶山书院山长。同治四年(1865),奉旨入都,参通商事务,给二品顶戴,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五年,授太仆寺卿。六年,任同文馆总管。八年,以老病乞归。十二年,病卒于家。徐继畬“于书无所不读,为文博大宏深,制举业尤成一家言,蔚为当代宗工”(同上)。所著《瀛环志略》,中外刊布,深受时人称赞。自言“生平未尝为诗,年近六十乃偶为之,授徒糊口,不能肆力于此”(《王印川诗集·序》)。杨笃以为其诗“具张王体格,每一篇出,人争传诵”(《太仆寺卿前福建巡抚徐公家传》)。亦工书法与篆刻。著有《文集》四卷﹑《诗集》二卷﹑《奏疏》二卷,合《两汉志沿边十郡考略》﹑《两汉幽并凉三洲今地考略》与《徐氏本支叙传》,辑为《松龛先生全集》。又著有《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古诗源批注》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二二﹑《山西通志·徐继畬传》(《续碑传集》卷一七)﹑《山西献征》卷一﹑《五台新志》卷四及方闻《清徐松龛先生继畬年谱》等。(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