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佳胤 |
释义 | 张佳胤 (1527-1588)字肖甫,初号㠠山,以其家在崌﹑崃两山之间,更号崌崃,又称崌崃山人。四川重庆府铜梁人。生于嘉靖六年(1527)七月初五。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滑县知县。擢户部主事,改兵部,迁礼部郎中,谪陈州同知,迁蒲州知府。历河南﹑云南按察佥事,又历广西参议﹑大名兵备副使﹑陕西参政﹑山西按察使,隆庆时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调南鸿胪卿,就迁光禄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改巡陕西,未赴,改巡宣府,入为兵部右侍郎,寻兼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平定杭州民变﹑兵变。加右都御史,拜兵部尚书,寻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加少保﹑太子太保。卒于万历十六年(1588)闰六月十六,年六十二,赠太保,谥襄敏。为郎官曾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唱和,后虽功业仕宦甚显而不废吟事,世贞又将其与余曰德﹑魏裳﹑汪道昆﹑张九一并列为“后五子”(《弇州四部稿》卷一四)。所著诗文万历十五年张宗载刻为《张崌崃集》三十五卷。万历二十二年其三子张叔玺又刻为《崌崃先生集》六十五卷,其中赋一卷诗二十八卷,卷六五为附录,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崌崃文集》六十五卷即此本。另有万历间活字本《东巡杂咏》一卷。《明史·艺文志》另著录其《奏议》七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八十余首为《张崌崃集》。顾起纶《国雅》卷一六录其诗十九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八录其诗十八首。费经虞《蜀诗》卷六录其诗七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十二首,“小传”谓其“才气纵横,而乏雅之致”。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七录其诗八首,“诗话”云:“肖甫以功业显,其诗亦多慨伉奋厉之致,与仰屋梁著书者不同。人皆称其近体不若五古,较胜十筹。”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四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崌崃山房集》六十五卷,“提要”云:“‘七子’仕宦多不达,而佳允(胤)镇雄边,定大变,以功名始终。论者谓其诗文才气纵横而颇乏深致,盖雄心大略,不耐研思于字句间也。”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三录其诗七首。另,陈所闻《南宫词纪》存其小令《秋怀》一套。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三篇。生平见刘黄裳《居来张公行状》(《崌崃先生集》卷六五附录)﹑王世贞《张公墓志铭》(《弇州四部稿续稿》卷一二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一〇﹑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