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应璩 |
释义 | 应璩 (190—252)三国魏诗人﹑散文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应玚弟。祖奉﹑伯父劭皆东汉文士﹑学者。璩博学,好属文。弱冠即为曹丕所赏,得预游宴。曾与刘桢书,斥庸才得踞高位。曹丕代汉(220)后,官散骑侍郎。黄初后期,迁散骑常侍。明帝中,官位未迁,仕途不利,作书与从弟君苗﹑君宙,又与书曹长思,有归隐之志。齐王芳正始中,迁侍中。时大将军曹爽与太傅司马懿辅政,各树党羽。璩入曹爽府为长史。爽虽权威显赫,而危机阴伏。时谓爽以“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璩乃作《百一诗》一百三十篇,讥切时事,众皆惊愕,劝令焚弃,独何晏不以为怪。诗传于世。嘉平元年(249)高平陵之变,曹爽被杀,璩复为侍中,典著作,参预撰著《魏书》。嘉平四年(252),卒。年六十三。赠卫尉。子贞,亦以文名。 《隋书·经籍志》录璩有集十卷,佚。明人张溥辑有《应休琏集》一卷,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璩善书记,《文选》录其《与满公琰书》等四篇,数量为“书”类作者之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存其文二十九篇。《隋书·经籍志》又录“应贞注应璩《百一诗》八卷”,亦早佚。《文选》录存一篇,《诗纪》补辑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又辑得应璩大批残句,皆以之为《百一诗》佚文。《文心雕龙·明诗》称“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员”,《才略》又称“休琏风情,则《百一》标其志”。《诗品》列之于中品,称“祖袭魏文,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惜今日所见,不足十一,已无由论其全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