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衮 |
释义 | 常衮 (729——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四载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广德元年以右补阙充翰林学士。累迁起居郎,考功员外郎,考功郎中兼知制诰,出翰林院。永泰元年进中书舍人,加集贤院学士。大历九年迁礼部侍郎,十年至十二年三掌贡举,擢王建﹑杨凌等登第。十二年四月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在位杜绝卖官之路,尤排摈非文辞登第者。十四年贬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建中元年授福建观察使。闽人始未知学,衮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风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四年正月卒,年五十五。衮性清直孤洁,不妄交游。工诗文,尤长于制诰,与杨炎齐名。《新唐书》本传称其“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旧唐书·杨炎传》称:“与衮并掌制诰,衮长于除书,炎善为德音。自开元已来,言诰制之美者,时称常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常衮集》一○卷,《诏集》六○卷,今并佚。《全唐诗》卷二五四存其诗九首,《全唐诗补编·补逸》卷六补二首,《续拾》卷一六补一首;《全唐文》卷四一○至四二○存其文一一卷,《唐文续拾》卷六补六篇,三篇误收。生平见《旧唐书》卷一一九﹑《新唐书》卷一五○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九。(贾晋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