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尤侗 |
释义 | 尤侗 (1618—1704)字展成,一字同人,号悔庵﹑艮斋﹑西堂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诸生,有才名。顺治拔贡,曾任永平县推官,旋罢职。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试,已六十二岁,授翰林院检讨,清帝玄烨称之为“老名士”,分修《明史》,主撰志传三○○余篇,告老还乡后家居二十年而卒。侗善诗文,才情敏捷,曾以制义《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以及乐府《西堂杂俎》传入禁中,顺治帝曾誉为“真才子”,在史馆时进呈《平蜀赋》,又受康熙帝赏识。其《明史乐府》拟李西涯,气息雄厚,盖出于蓝而胜于蓝者。诗多写生活琐事,少数作品,如《老农》﹑《杀蝗》﹑《苦雨行》﹑《散米谣》﹑《纪赈》﹑《煮粥行》﹑《出关行》﹑《忧盗行》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笔调酣畅,风格多样,王士禛誉之“如万斛泉,随地涌出,时出世间,辩才无碍,要为称其心之所欲言”。侗论诗对唐﹑宋二代持平等观,以为各有美恶,不能偏废,“取唐之美者与宋之恶者,则元﹑白必笑苏﹑黄之拙;取宋之美者与唐之恶者,则李﹑杜不如杨﹑陆之工”(《宋诗选序》)。著有《鹤栖堂集》诗﹑文各三卷,《西堂全集》﹑《余集》一三五卷。乐府以《读离骚》﹑《吊琵琶》为代表作,尚有《钧天乐》﹑《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各一卷。生平事迹见自撰《年谱图咏》﹑潘耒《尤侍讲艮斋传》﹑郑方坤《尤侍讲侗小传》﹑叶衍兰《清代学者像传》﹑《清诗纪事初编》卷三﹑《清诗纪事》康熙卷。(瞿冕良)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