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夬 |
释义 | 宗夬 (456—504)南朝齐﹑梁文人。字明敭。原籍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世居江陵(今属湖北)。宗炳孙,宗悫侄。少勤学,有气局才具。弱冠举秀才。齐武帝永明初(483),为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学士,夬亦预焉。永明三年,敕与任昉同接魏使。南郡王萧昭业居西州,以夬管掌书记。永明九年,在随王萧子隆荆州刺史府,曾奉命与谢朓﹑庾於陵抄撰群籍。十一年(493),齐武帝卒,昭业以皇太孙即位。夬静察时局,疏远昭业,为秣陵令。昭业即位一年为萧鸾所废,其宠臣多被株连,惟夬与傅昭得免。萧鸾即位,授为郢州治中,以父老去官还乡。永元元年(499),萧宝融为荆州刺史,引为别驾。萧衍自襄阳发兵东下,夬奉萧颖胄之命,面陈方略,并护送军资。迁御史中丞。萧衍代齐即位,以夬为东海太守。天监二年(503),征为太子右卫率,迁五兵尚书。三年(504),卒。年四十九。有集九卷,佚。今存诗五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