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希 |
释义 | 林希 (1035——1101)字子中,号醒老(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七),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嘉祐二年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调泾县主簿,为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遣使高丽,以惧辞行,责监杭州楼店务,岁馀通判秀州。复召,知太常礼院,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元丰中,与修《两朝宝训》。元祐初,为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出知苏州,徙宣﹑湖﹑润﹑杭﹑亳等州。绍圣初,知成都府。哲宗亲政,复为中书舍人,修《神宗实录》兼侍读。时斥逐元祐大臣,制词多由林希执笔,竭尽丑诋之辞。迁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擢同知枢密院。因与章惇不合,罢知亳州,移杭州﹑太原府。徽宗立,徙大名府,追其前撰制词之罪,贬知扬州,徙舒州。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六十七。后追谥文节。林希人品不可取,但学问渊博,擅长诗文。制诰诏令文辞典雅,似西汉诏令,尝草苏轼贬谪制词,苏轼读之也不禁称赏其能作文章(《野老纪闻》)。诗歌较清新平易,如“绕郭芙蕖拍岸平,花深荡桨不闻声。万家笑语荷花里,知是人间极乐城”(《吴兴》),“江声远落西岷外,山色都横北固前”,“雨过淮山含嫩绿,日衔沧海露残红”(《舆地纪胜》卷七引“镇江府”),描绘江南风景如画。著有文集十六卷(汪应辰《题林子中集》),今已佚。《全宋诗》卷七四八录其诗十首。《全宋文》卷一八一一至一八一二收其文两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九七﹑《宋史》卷三四三本传。(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