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庠 |
释义 | 宋庠 (996——1066)初名郊,字伯庠,因李淑以其姓名进谗言,故改今名,字公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仁宗天圣二年,举进士第一。次年,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学士院,迁太子中允﹑直史馆,为三司户部判官。迁太常丞﹑判户部勾院﹑同修起居注,迁左正言。同知礼部贡举。知制诰,兼史馆修撰,知审刑院。改权判吏部流内铨,迁尚书刑部员外郎,除翰林学士。出知扬州,进给事中﹑徙郓州。庆历五年,召为参知政事,拜右谏议大夫。八年,除枢密使。皇祐元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为包拯所劾,罢政,出知河南府,徙许州﹑河阳,再迁兵部尚书。嘉祐三年,封莒国公。五年,出判郑州,徙相州。以疾召还。英宗即位,移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出判亳州。请老,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赠太尉兼侍中,谥元宪。庠好学,读书至老不倦,与弟祁俱以文学名世,以诗赋为学者所宗,时称“二宋”。其文章多馆阁代言之作,制辞如《敕州郡劝农诏》﹑《举遗佚诏》等,“温雅瑰丽”,有沉博之气(《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幽窗赋》﹑《登应州古城赋》,感慨淋漓,《蚕说》指斥社会不公,均称佳作。其诗学李商隐,风格接近西崑体,时有佳句隽章。刘筠取当时文士律诗佳句作为《句图》,每人不过一二联,录二宋兄弟诗多达三十馀联(宋庠《缇巾集记》)。宋庠兄弟以布衣拜谒夏竦,席上各赋《落花》诗,庠诗有“汉皋佩解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句,夏竦称许有台辅器。《展江亭成留题》诗有“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之句,被人誉为“旷古未有”(蔡絛《西清诗话》)。其馀如《寄子京》﹑《马上见梅花初发》﹑《春夕》诸诗,亦为历代诗评家所称赏。善于校正书籍讹谬,尝手校《国语》,撰《国语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十二卷,另著有《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现仅存《国语补音》一种。其文集有《宋元宪集》四十四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有《缇巾集》十二卷﹑《操缦集》六卷﹑《连珠》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原集均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佚诗文,编为《宋元宪集》四十卷(实仅三十六卷)。《全宋诗》卷一八八至二○一录其诗十四卷。《全宋文》卷四一六至四三三收其文十八卷。事迹见王珪《宋元宪公神道碑铭》(《华阳集》卷四八)﹑《宋史》卷二八四本传。(郑焘)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