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惠蔚 |
释义 | 孙惠蔚 (452—518)北朝魏学者。字叔炳,小字陀罗。武邑武遂(今河北武强北)人。世以儒学相传。年十三,粗通《诗》﹑《书》及《孝经》﹑《论语》;十八,学《易》;十九,学《礼》及《春秋》三传。孝文帝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中书省。中书监高闾荐为中书博士。闾被敕理定雅乐,惠蔚参其事。及乐成,闾上疏请集朝贵共研是非。秘书令李彪立难,惠蔚与之抗论,彪不能屈。太和二十二年,侍读东宫。宣武帝时自冗从仆射迁秘书丞。入东观,见典籍未周,上疏求搜集图书,加以讎校。后兼黄门侍郎,迁中散大夫。久之,正黄门侍郎,为著作郎,迁国子祭酒,秘书监,出为济州刺史,还京,除光禄大夫,卒。孙惠蔚文,今存上疏一篇,见《魏书》本传,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