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姚永概 |
释义 | 姚永概 (1866—1923)字叔节。安徽桐城人。姚莹之孙﹑姚永朴之弟。少承乡先辈及家教遗风,治义理与词章之学。张舜徽云:“一门之内,父子兄弟,自为师友;而同邑马其昶﹑同州范当世,皆为姊夫,尤有切磋之益。”(《清人文集别录·慎宜轩文集》)光绪九年(1883),补诸生。十四年,乡试,考官李文田﹑王仁堪,“得永概文,置第一。榜发来见,颇讶其年少”(金天翮《皖志列传稿》本传)。后屡试礼部不第,以大挑二等选授太平县教谕。又举博学鸿儒,皆不就。戊戌变法后,历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师范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应北京大学之聘,为文科学长,兼任志正学校教务。清史馆开,与其兄永朴同任纂修,并与王树柟﹑陈三立等,讲论商榷道与文,一时推为作者。师承方宗诚﹑张裕钊﹑吴汝纶。从吴氏最久。其为文“气专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异,而言皆衷于名理”(林纾《慎宜轩文集·序》)。著有《慎宜轩集》一二卷﹑《慎宜轩笔记》一○卷﹑《孟子讲义》一四卷﹑《左传讲义》四卷﹑编有《历朝经进文钞》等。生平事迹见金天翮《皖志列传稿》卷六﹑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一○﹑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二三﹑陈光贻《桐城派末代主要作家》(《江淮论坛》1982年4期)等。(牛仰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