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庚 |
释义 | 唐庚 (1071——1121)字子西,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少时学为文,出语已惊人,年十八游太学。绍圣初进士及第,为利州司法参军,历阆中令﹑凤州教授等职,为州县官十年(《光绪丹稜县志》卷六﹑七)。崇宁二年,为宗子博士。张商英为相,举荐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罢相,唐庚坐贬惠州六年。政和初,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归京师,僦居于景德寺。后归蜀,卒于道,年五十一。唐庚善诗文,其诗学苏轼,其遭际也与苏轼相似,故人有“小东坡”之称,但他并非全学苏轼,“得其气骨而未尽其变态之妙,间有直致处”(《文献通考》卷二三七引)。其作诗近于苦吟,与苏轼放笔快意不同,往往反复修改数次然后成篇,故其诗工于属对,巧于用事,清奇俊丽,且多新意,不袭前人语,自有其特色。刘克庄称:“唐子西诸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晁之下”(《后村诗话》前集卷二)。诗中颇多佳句,如“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醉眠》),“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栖禅暮归》),“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到垂杨”(《春日郊外》)等句,胡仔谓语意俱新,属对精工(《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四)。贬谪惠州时所著《惠州杂诗》二十首,略无憔悴悲凉之态,曲尽南州景物,结束精悍,隽永有味(《瀛奎律髓汇评》卷一二﹑《宋诗钞·眉山诗钞序》)然而其诗也时有略嫌粗疏,缺乏变化的弊病,像“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白鹭》),“佳月明作哲,好风圣之清”(《湖上》),词意浅露,堕于恶趣。其文章长于议论,通于事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人李耆卿也称其文“极庄重缜密,虽幅尺稍狭,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然最利初学”(《文章精义》)。如《名治》﹑《察言》﹑《悯俗》﹑《存旧》﹑《正友》﹑《议赏》诸篇,都议论精确,颇为时人所赏。其诗文于北宋末在蜀﹑闽两地分别刊刻流行,有《唐子西集》十卷本(《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有二十卷本(《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又有十五卷本(《文献通考》卷二二七引)。绍兴间,郑康佐汇校诸本,又收罗散遗诗文,重编为三十卷,刊于惠州。其诗文集现存四种版本:七卷本,有明嘉靖三年刻本;二十卷本,有宋刻本﹑清抄本;二十四卷本,有雍正三年汪亮采活字刊本﹑《四库全书》本;三十卷本,有明﹑清抄本。唐庚还著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为评论唐宋以来诗文的语录,由同时人强行父记述,今存《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一首。《全宋诗》卷一三二○至一三二六录其诗七卷。《全宋文》卷三○○七至三○一三收其文七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本传。(棘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