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如山 |
释义 | 齐如山 (1876—1962)名宗康,以字行。河北高阳人。出生于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日(1876年1月16日)。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为阮元门生,父为翁同龢门生。自幼受家庭教育。十九岁入北京同文馆,习德﹑法﹑英文,肄业五年。庚子事变后,同文馆停办,遂经营商业。其后三度赴西欧。在欧洲期间,观看了英﹑法诸国戏剧,对歌剧﹑话剧均有兴趣。回国后潜心于戏剧研究。结识梅兰芳,为其编写剧本,并精心设计身段﹑发髻﹑服装﹑佩件等。1929年底,随梅剧团赴美。三十年代主持国剧学会,编辑出版《戏剧丛刊》﹑《国剧画报》。1948年底取道香港至台湾。1954年在台北任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继续进行戏剧研究与写作。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大量收集戏曲资料,收藏戏曲书籍一千余部,其中数百种为稀见珍品。其研究以戏剧为中心,旁及音乐﹑舞蹈﹑武术﹑服饰﹑建筑﹑美术﹑工艺﹑杂耍等。先后为梅兰芳编撰剧本约三十余种。论者谓:“齐如山有着厚实的文学根底,又通晓舞台,因此他所编剧本,又具有结构顺畅,文词秀丽,宜于表演的特点”(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其创作﹑改编的剧本有《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牢狱鸳鸯》﹑《一缕麻》﹑《木兰从军》﹑《晴雯撕扇》﹑《天女散花》﹑《麻姑献寿》﹑《红线盗盒》﹑《上元夫人》﹑《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凤还巢》﹑《春灯谜》﹑《霸王别姬》﹑《春秋配》﹑《宇宙锋》等。戏剧论著有《京剧之变迁》﹑《说戏》﹑《中国剧之组织》﹑《国剧概论》﹑《国剧漫谈》﹑《说平剧》﹑《国剧艺术汇考》﹑《梅兰芳游美记》﹑《梅兰芳》等三十五种。其他著作有《故都琐述》﹑《北平三百六十行》﹑《北平怀旧》﹑《北平土语》﹑《北平零食》等,有“近代掌故的活辞典”之誉。其平生著作合计共九十种,合辑为《齐如山先生全集》。生平事迹见郑孝颖《齐如山》(载刘绍唐主编《民国人物小传》第五册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许姬传﹑邹慧兰《齐如山》(载《中国京剧史》中卷,第三十五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等。(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