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趼人 |
释义 | 吴趼人 (1866—1910)名宝震,又名沃尧,字小允;初号茧人,后改趼人,又号我佛山人;别署趼﹑茧叟﹑趼廛等。广东南海人。曾祖荣光(伯荣)为嘉庆己未(1799)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官至湖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且精于金石掌故之学,著作甚富。祖父尚志(任卿)为监生,官至工部员外郎。同治七年(1868)卒于官,家道自此中落。父升福(允吉)为浙江候补巡检,光绪八年(1882)卒于官,家境更趋贫困。吴趼人生于北京,三岁随父母扶祖父灵柩回原籍。约八岁起从塾师冯竹昆受业。约十三岁入佛山书院肄业。光绪九年离家赴沪谋事。先投靠同乡江裕昌茶庄,旋入江南制造军械局为书记,月薪仅八金。因不足以养家,以小品文投诸报馆,得稿酬以补助。十七年北上京师,至香河,携堂弟瑞棠﹑君宜,扶仲父柩南归。二十二年秋,至宜昌奔季父丧。次年脱离江南制造军械局,任《字林沪报》副刊《消闲报》编辑。此后历主《采风报》(1898年)﹑《奇新报》(1900年)﹑《寓言报》(1901年)笔政。光绪二十八年春,赴鄂编《汉口日报》。次年冬,曾赴日本一游。三十一年春,应聘赴汉口,任美商英文《楚报》中文版编辑。同年夏,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在全国兴起,吴趼人激于爱国义愤,毅然辞职返沪,积极投身运动。三十二年九月起,应聘任《月月小说》总撰述,使该刊成为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之一。三十三年冬,广东旅沪同乡会创立广志小学,推吴趼人主其事,直至去世。 吴趼人在诗﹑文﹑小说﹑戏剧﹑小说理论诸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小说方面贡献最大,与李伯元﹑刘鹗﹑曾朴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作家。著长篇小说十八种,几乎皆为名作,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命奇冤》﹑《恨海》﹑《痛史》﹑《两晋演义》﹑《新石头记》﹑《最近社会龌龊史》(又名《近十年之怪现状》)﹑《发财秘诀》﹑《瞎骗奇闻》﹑《糊涂世界》等。短篇小说共计十二篇,亦皆为名篇,如《黑籍冤魂》﹑《立宪万岁》等。其他尚有诗集《趼廛诗删剩》;剧本《曾芳四传奇》﹑《邬烈士殉路》;笔记《趼廛剩墨》﹑《趼廛笔记》﹑《中国侦探案》等;小品文集《俏皮话》﹑《滑稽谈》﹑《新笑林》﹑《新笑林广记》等;小说理论文章《历史小说总序》﹑《两晋演义·序》﹑《月月小说·序》﹑《小说丛话》等。生平事迹见李葭荣《我佛山人传》(胡寄尘编《虞初近志》)﹑王俊年《吴趼人年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二辑﹑第三辑)等。(裴效维)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