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鸠摩罗什 |
释义 | 鸠摩罗什 (344—413)十六国后秦高僧,翻译家。天竺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七岁从母出家,初习佛教小乘,后改习大乘。曾讲学于西域。前秦主苻坚闻其名,命吕光将兵伐龟兹,迎鸠摩罗什至长安。会苻坚侵晋军败,长安大乱,罗什遂留凉州(今甘肃武威)十八年。至后秦姚兴弘始三年(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始至长安,弘始十五年(晋义熙九年,413)卒。尝率弟子僧睿﹑僧肇等共译《大品般若》﹑《小品般若》及《法华》﹑《金刚》诸经。罗什兼通汉梵语言,以为译经“但改梵为秦,虽得其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此语足见罗什译经,不徒求达意,且力求文辞之华美。梁慧皎《高僧传》载其所作颂及偈各一首,《赠法和颂》以孤鸾自喻,颇有文采;《赠慧远偈》则质木无文,且无韵。至其文存者皆辑入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均论佛学,无文学意味。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