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潜 |
释义 | 吕潜 (1621-1706)字孔昭,又字石山,号半隐,晚号耘叟。四川潼川州遂宁人,吕大器子。能诗画,有才名。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亡,奉母寓居浙江湖州,复客寓扬州,往来湖州与扬州者四十余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方归蜀,四十五年卒,年八十六。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有《怀归草堂集》又《守闲堂集》又《课耕楼集》。今存近人刊本《明吕半隐先生诗集》三卷﹑《吕半隐山水册》一册。费经虞《蜀诗》卷一一录其诗二首。清卓尔堪《明遗民诗》录其诗十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九下录其诗四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一首。清杨廷《五山耆旧集》卷二〇“寓贤”录其诗三首。清陆心源《吴兴诗存》四集卷一六录其诗四十五首,“小传”云:“半隐甲申(1644)后避地吴兴,爱山水清远,遂家焉。春秋佳日,扁舟揽胜,与渔樵为伍,人不知其贵介也。诗调新颖,书法似董文敏,画亦有北苑笔意。”清末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二七录其诗十首。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