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柟 |
释义 | 吕柟 (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陕西西安府高陵人。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四月二十一。弘治十四年(1501)领乡荐,正德三年(1508)第一人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嘉靖初,以议“大礼”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改南京宗人府经历,就迁南吏部考功司郎中。历南尚宝司卿﹑南太常少卿,诏拜南国子祭酒,擢南礼部右侍郎,致仕。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七月初一,年六十四,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谥文简。立朝持正敢言,又以讲学著名,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三十余年,世称“泾野先生”。其学出薛敬之,敬之之学出于薛瑄,守程朱之学,与王阳明“良知”之说不合。《四库全书》收其《四书因问》六卷﹑《二程子钞释》十卷﹑《朱子钞释》二卷﹑《张子钞释》六卷﹑《周子钞释》三卷及《泾野子内篇》二十七卷;另著录其《周易说翼》三卷﹑《尚书说要》五卷﹑《毛诗说序》六卷﹑《礼问》二卷﹑《春秋说志》五卷(有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吕泾野五经说》本)。也作诗文词曲。其文集有《泾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初刻于西安,后其门人徐坤等重为删补,嘉靖三十四年再刻于真定府,有徐阶﹑马理等序,现存。是集又有万历二十年(1592)刊本。诗集称《泾野先生别集》十三卷,现存清道光二十年(1840)李锡龄惜阴轩据玉函山房藏本重刊本,是集自拟标目以分卷,计收赋二十篇﹑诸体诗一千四百余首﹑散曲十首,胡缵宗﹑王九思序。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八录其诗四首。崇祯五年(1632)贾鸿洙《周雅续》卷五录其诗十六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三录其诗一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〇录其诗一首。陈所闻《北宫词纪》辑其散曲套数《寿康对山太史》一套。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二篇。《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泾野集》三十六卷,“提要”谓其文“颇刻意于字句,好以诘屈奥涩为高古,往往离奇不常,掩抑不尽,貌似周秦间子书,其亦渐渍于空同(李梦阳)之说者欤。”生平见马汝骥《泾野吕公柟行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七)﹑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二﹑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五﹑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八﹑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