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春及 |
释义 | 叶春及 (1532-1595)字化甫,号石洞﹑絧斋。广东惠州府归善(今惠州)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三试南宫不第,隆庆初授福清儒学教谕。赴任前曾应诏上书陈时政,缕缕三万言,都下一时轰动。至福清,颇获声誉,迁惠安知县,再迁宾州知州。以病归,隠于罗浮,治逃庵而居,有司为之辟石洞书院。以都御史艾穆荐,起兴国知州,未赴。寻出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员外郎,迁郎中,万历二十三年(1595)卒于任,年六十四。学宗陈献章,亦能诗文。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絧斋集》六卷又《应诏书》一卷又《志论》二卷又《公牍》二卷﹑《石洞集》十八卷﹑《过江集》。现存万历刊本《絧斋先生文集》十二卷,首二卷为《应诏书》,即所谓陈时政之三万言书,卷三至卷六为序,卷七为记﹑碑,卷八为传﹑行状,卷九至一〇为志论,卷十一至十二为公牍之文,有万历二十二年春沈铁继序。又有清康熙间刊本《罗浮石洞叶絧斋集》十八卷,首二卷为《应诏书》,卷三至卷八为《惠安政书》,为其官惠安时所作,以下为公牍﹑杂文,末两卷收诸体诗,约三百余首。盖前书为其生前所刊,后书则为卒后亲故所辑刻。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另著录其《顺德县志》及《肇庆府志》二十二卷。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八录其诗八首,“诗话”谓其“虽以讲学闻,诗宗杜陵,不堕程﹑邵门户”。清屈大均《广东文选》录其诗二首﹑文八篇。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二首。《四库全书》收《石洞集》十八卷,《总目》“提要”谓其诗“音节亦殊清亮”,又称其“文章差近平直,而亦明畅。惟作令时符帖具载不遗,颇伤丛碎”。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一〇录其诗一首。生平见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一二﹑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一一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九。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