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阳散人 |
释义 | 华阳散人 (姓氏籍里及生平不详)明末有写刻本白话短篇小说集《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此书每卷四回,叙一故事,第一卷名《打关节生死结冤家,做人情始终全佛法》,写嘉靖间浙江乡试,有人买通考官,以更换考卷高中,对科考黑暗进行了揭露;第二卷名《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生死大义侠传心》,写嘉靖间江西某秀才得到侠士的救援,摆脱困境,最后双双为朝廷重用故事,主张朝廷要破格用人;第三卷名《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写崇祯间两个秀才在南京之不同际遇,对假名士进行了讽刺;第四卷名《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撰钱折本胡合大因缘》,写万历间两个商人因品行及性格不同而造成不同之命运。《鸳鸯针》为早于《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对科考进行直接描写之小说。后广东书坊曾析前二卷单行,名为《一枕奇》,又析后二卷单行,名为《双剑雪》,但仍流传不甚广。未知“华阳散人”之真实姓名及里居生平,近年有人发现清初卓尔堪辑选《明遗民诗》卷五有吴拱宸诗两首(《丰城兵火后荒凉竟无客舍》﹑《离虎丘》),目录姓名下有“小传”云:“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丹徒孝廉,肆志山水,终于茅山。”诗题作者名下又记云:“襄宗,号华阳散人,江南丹徒人,《觚斋集》。”又,清朱绪曾《金陵诗征》卷四〇“寓贤”亦录其诗《从军行》一首,“小传”云:“拱宸,字襄宗,丹徒籍,崇祯丙子(九年,1636)举人,晚隐句容,自称华阳散人,有《觚斋集》(卓尔堪云:‘孝廉肆志山水,终于茅山。’)”。未能确定此吴拱宸是否即《鸳鸯针》之作者。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